坚/持
重视合作,确保质量,信誉承诺
从省级开发区整合升级到国家级开发区培育期,自2018年以来,安徽舒城经济开发区这片总面积17平方公里的产业热土,通过抢抓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带、合六经济走廊等战略机遇,吸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扎根,培育了1家上市企业、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2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强劲引擎,奋力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的崭新篇章。
“下料、焊接、加工、涂装、装配全流程制造自主可控,每道工序都对标国际先进工艺水平!”4月22日,在安徽舒城经济开发区的卓一智能科技(安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生产经理李浩指着运转的智能化生产线介绍道。这家背靠苏州先锋物流装备18年行业积淀的“智造”企业,自2022年10月落户舒城后,正以硬核科学技术实力叩开全球市场大门,成为县域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强劲引擎。
走进数字化车间,2万瓦激光切割机与400T数控折弯机协同轰鸣,薄板切割的精准与厚板加工的高效在此完美融合;价值超2000万元的进口焊接机器人集群灵活舞动,将最长7米、堆垛最高度18米的窄向道叉车门架焊接误差控制在1.0毫米内。高精度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将焊接零件的加工精度控制在0.02毫米内,堪比发丝的精度令人惊叹。在智造车间生产线上,物料运输通过PDA扫码,调度AGV搬运小车,将物料自动搬运至下一工序,“一车一档”数字化MES管理系统全程追踪生产数据,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质量追溯体系。
“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李浩自豪地表示,公司每年将10%-15%的出售的收益投入研发,已累计斩获580余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41项,并深度参与9项国家标准、3项团体标准的制定。其自主研发的5吨多向车、前移式侧行叉车等明星产品,凭借全地形适应、超长物料搬运等技术突破,成为航空、新能源、医药冷链等高端领域的“刚需”设备。
为满足高端制造需求,企业采取“校招+社招”双轨并行的用工策略。一方面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定向培养技术工人,通过“订单班”“实训基地”等模式,让学员在校期间掌握激光切割、智能焊接等核心技能;另一方面面向社会招聘经验比较丰富的技术骨干,形成老中青结合的人才梯队。目前,企业当地用工占比达30%,既解决了就业问题,也为本地培养了一批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力量。
凭借技术硬实力,卓一智能科技2024年出口占比达60%,产品远销欧洲、南美、东南亚等核心市场。“我们以舒城为总部,联动苏州、合肥两大研发中心,持续推动产品智能化升级,让‘舒城制造’成为全世界智能物流装备领域的金字招牌。”李浩的话语中,透露着企业锚定世界一流的雄心。
同样位于舒城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坎蒂尼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用六年时间书写了一部令人瞩目的创新发展史。从激光切割核心部件的行业领跑者,到高端农业装备领域的破冰者,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以“硬核”科学技术实力,在两个赛道同时奏响高水平发展强音。
走进坎蒂尼精工智能化生产车间,120余种型号的动力卡盘正在流水线上有序生产。作为安徽省唯一独立生产卡盘的专精特新企业,其研发制造的气动、电动、液压卡盘以微米级精度和行业最快交货速度,成为济南邦德、山东超工等2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这款用于激光切管及钢结构等工件的激光加工气动卡盘,去年销售近6000套。”研发总监邹昌恒指着车间内的明星产品介绍,通过95%以上零部件自主生产,公司构建起从毛坯加工到成品调试的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55项专利(含4项发明专利)的技术储备,让其在激光切割核心部件领域稳居行业第一梯队。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纳税412.56万元,同比增长24%,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更令人瞩目的是,这家“卡盘专家”在2025年实现跨界突破,正式进军高端农业装备制造领域。“我们研发的高速电驱播种机,作业速度达到12至16km/h,播种精度控制在±2mm以内。”相关负责人白宗飞介绍,从电控系统到风机组件,这款产品实现100%自主研发,单台设备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40%,彻底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在核心技术攻关中也实现重大突破:曾经依赖进口、单价高达320美金的高精度传感器,经自主研发成功实现国产化替代,成本直降60%;同步优化的智能操作界面更将设备使用门槛降至“5分钟上手”,让先进科技真正转化为田间地头的生产效能。凭借这些创新优势,产品一经推出便斩获新疆、黑龙江等地超2000万元订单,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三年内冲刺5亿元销售目标,成为六安市高端农业装备领域的首个标杆项目。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坎蒂尼精工同样走在前列。通过引入整机联动高精密加工设施和智能装配调试系统,公司制作效率提升30%,月均发货量达500-600套。“我们坚持将营收的8%投入研发,持续攻克行业技术难点。”邹昌恒表示,目前卡盘业务40%的产品经客户集成销往海外,农业装备也正在加速布局国际市场。从激光切割“心脏”到农业智能“大脑”,坎蒂尼精工正以“双轮驱动”战略,在专精特新赛道上不断突破边界。
如今的舒城经济开发区,正以“龙头领航、集群聚力、创新赋能”的发展密码,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2024年,全区“四上”企业营收353.2亿元、同比增长11.4%;规上工业产值284.5亿元,同比增长14.7%;工业税收11.65亿元、同比增长18.2%。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主动链上合肥都市圈的进程中,舒城开发区正以“工业强县”的生动实践,锚定“千亿产业”目标加速奔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的县域经济动能。
重视合作,确保质量,信誉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