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商场动态:型钢价格呈现小幅回落未来走势不明
2025年1月28日《光明日报》第3版刊发了《旧时厂房变身“文明地标”》的文章,报导了内蒙古包头市钢铁大街的一座钢结构老厂房,交融了休闲文娱、文明传达等多种功用,既有厚重前史感又有生机新风尚,成为本地人和外地游客“有得看、有得转、有得吃、有得玩”的休闲好去处。
6月13日,“相约草原 遇见那达慕”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夏日旅行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和旅行厅发布“相约草原 遇见那达慕”2024夏日旅行相关状况,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发布内蒙古第34届草原那达慕活动相关状况。
“乡亲们,新年啦,咱们新年好!”阴历腊月二十七,记者刚走进内蒙古包头市钢铁大街的一座钢结构老厂房,便听到了热烈的吆喝声。修建顶部的标牌,显现着它现在的姓名:包棉1958。
此前,这儿是包头棉纺厂印染厂车间。始建于1958年的包头棉纺厂,从前是包头的城市手刺之一。2011年,几经浮沉的包头棉纺厂原厂址连续被撤除,让许多老棉纺人的心里不是味道,偌大的厂区也只留下了印染车间一座包豪斯风格修建作为前史的见证。2024年,包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包棉1958文旅项目作为包头市打造文明高地的重要载体做改造建造,这段归于包头火红时代的“创业”回想,从头被人们想起。
黑色的钢梁铁架间,摆设着一起旋转出几十筒丝线的纺纱机,健壮的转轮旁,纺纱筒仍旧悬挂在那里。徜徉其间,脚下的铁梯和廊道宣布消沉的动静,似乎在唱着一首关于旧韶光的歌。
“嘿,这不是奶奶年青时分作业过的厂房嘛。我高中上地理课时学过。为了平衡重工业基地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一般都要配套建造一个棉纺厂!”一名年青女孩指着墙上的老照片激动地说。
“看看从前的棉纺厂,咱们年青的时分那是真热烈!多少年过去了,仍是能想起当年的老厂长、老同事、经历过的那些事”几名大爷大妈一边给年青人介绍,一边比画着说,“咱们的芳华、愿望和作业都留在了这儿。现在好啊,老厂房改形成新地标,咱们又能和老同伴们来这儿回想当年的芳华岁月了。”
“您看,老人们在这儿能找寻到年青时作业的回想,年青人能找到时髦感。”包棉1958文旅项目的运营负责人张鹤向记者介绍,“咱们的定位是以工业风为基调,统筹时代性和时髦性,融入了包头纺织业展开的前史背景和文明,再现了不一起代的前史风貌。一起布局分众式的业态项目,满意多种消费集体需求。尽管冬天施工的难度比较大,可是咱们克服了困难,在新年期间出现出来,期望打造一个文明高地。新年期间还将举行纺织文明主题展览,展开传统纺织技艺体会活动,让市民和游客亲手体会织布、扎染等纺织流程,感触传统工艺魅力。”
散步在“老厂房”,咖啡吧、西餐厅、留影墙每个旮旯都挤满了前来打卡的人。现在的包棉1958,交融了休闲文娱、文明传达等多种功用,既有厚重前史感又有生机新风尚,成为本地人和外地游客“有得看、有得转、有得吃、有得玩”的休闲好去处。
旧时厂房变身文明地标,从无人问津到如火如荼,那个不惧隆冬的火红时代又出现在人们眼前。新年期间,包头还打造了丰厚的文明地标与文明活动,走西口前史背景和文明街区、“全国黄河第一村”将城市回想与文旅经济联动,招引更多人前来感触这座城市的共同魅力。
包头,正用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地标,让前史故事与文明回想入人心、可回忆。(本报记者刘宇航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