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电气化接触网驱鸟扇铁路驱鸟新方案 深圳真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与其子公司合称“本集团”)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本公司负责人麦伯良先生(董事长)、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曾邗先生(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CFO))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徐兆颖女士(财务管理部总经理)声明:保证本季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本报告中“报告期”或“本期”指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止的三个月。
本报告中本公司的“境外上市外资股”亦称“H股”,“人民币普通股”亦称“A股”。
本报告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的策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本集团对投入资产的人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对此保持充足的风险认识,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注意投资风险。
项目 本报告期(2025年1-3月) 上年同期(2024年1-3月)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523,091 225,066 132.42%
项目 本报告期末(2025年3月31日) 上年度末(2024年12月31日)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2024年3月28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汇编2024》,规定保证类质保费用应计入经营成本。由于上述会计准则的修订,公司对原采用的相关会计政策进行相应调整。本集团采用追溯调整法对可比期间的财务报表数据来进行相应调整。上述会计政策变更对 2024年1-3月合并利润表各项目的影响汇总如下:
截止本报告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及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盈利:
注:“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人民币元/股)”的计算公式为:(归母净利润-计提的永续债利息)/最新普通股股数(包括回购股份)。
除同本集团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金融实物资产产生的公允市价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实物资产产生的损益,以及采取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市价变动产生的损益 (20,336)
注:上述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除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外)均按税前金额列示。本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合并资产负债表项目 2025年3月31日 2024年12月31日 增减变动 大幅变动原因
应收款项融资 602,819 1,146,071 (47.40%) 主要由于本期划分为应收款项融资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所致
长期应收款 105,082 51,853 102.65% 主要由于本期分期销售商品的长期应收款增加所致
衍生金融负债 21,219 344,767 (93.85%) 主要由于本期衍生金融工具公允市价变动所致
应付债券 6,002,196 4,035,642 48.73% 主要由于本期发行2025年第一期中期票据和第二期中期票据(科创票据)所致
合并利润表项目 2025年1-3月 2024年1-3月 增减变动 大幅变动原因
财务费用 356,457 153,310 132.51% 主要由于本期美元汇率变动导致产生汇兑损失而去年为汇兑收益所致
投资收益/(损失) 10,915 (166,103) 106.57% 主要由于去年处置衍生金融工具产生大额投资损失
公允市价变动收益/(损失) 7,679 (108,241) 107.09% 主要由于本期衍生金融工具公允市价变动所致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 119,534户 (其中:A股股东119,505户,H股登记股东29户。) 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如有) 无
股东名称 股东性质 持股比例 持股数量 持有有限售条件的股份数量 质押、标记、或冻结情况
上海伊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君行10号伊洛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其他 1.06% 57,066,642 - -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其他 0.44% 23,666,766 - - -
上海伊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君行风和1号私募基金 其他 0.36% 19,214,870 - - -
报告期末,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不含通过转融通出借股份、高管锁定股)
上海伊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君行10号伊洛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57,066,642 人民币普通股 57,066,642
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分红账户(注3) 29,599,947 人民币普通股 29,599,947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23,666,766 人民币普通股 23,666,766
上海伊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君行风和1号私募基金 19,214,870 人民币普通股 19,214,87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 除注1-3所述情况外,未知另外的股东之间是不是存在关联关系或属于一致行动人。
前10名股东参与融资融券业务情况说明(如有) 1、深圳市立业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除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225,018,595股外,还通过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50,000,000股,实际合计持有275,018,595股。 2、上海伊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君行 10 号伊洛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除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 3,469,372 股外,还通过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53,597,270股,实际合计持有57,066,642股。 3、付璇除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17,260,242股外,还通过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7,254,600股,实际合计持有24,514,842股。 4、上海伊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君行风和1号私募基金除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3,079,070股外,还通过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16,135,800股,实际合计持有19,214,870股。
注1:于2025年3月31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及HKSCC NOMINEES LIMITED(合称“香港中央结算”)持有本公司3,157,699,079股,包括: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持有本公司A股的非登记股东所持股份的名义持有人)持有的67,900,134股A股和HKSCC NOMINEES LIMITED(为本公司H股非登记股东所持股份的名义持有人)持有的3,089,798,945股H股。这些已登记在HKSCC NOMINEES LIMITED名下的H股中,包括(但不限于)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子公司(包括:招商局国际(中集)投资有限公司等)持有的1,320,643,830 股H股,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深圳资本(香港)集装箱投资有限公司直接持有的1,078,634,297股H股,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持有的265,990,770股H股。
注4:于2025年3月31日,本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本公司普通股24,645,550股A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6%,依照要求不纳入前十名股东列示,特此说明。
公司前10名普通股股东、前10名无限售条件普通股股东在报告期内要不要进行约定购回交易
持股5%以上股东、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情况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因转融通出借/归还问题造成较上期发生变化
本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物流及能源行业设施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产业集群主要涵盖物流领域及能源行业领域。在物流领域,本集团仍然坚持以集装箱制造业务为核心,孵化出道路运输车辆业务、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与救援设备业务,辅之以物流服务业务及循环载具业务提供物流专业领域的产品及服务;在能源行业领域,本集团主要从能源/化工/液态食品装备业务、海洋工程业务方面开展;同时,本集团也在不断开发新兴起的产业并拥有服务本集团自身的金融及资产管理业务。以制造、服务、金融三大维度的产业集群,旨在以一体化战略发展思维推动集团内部板块跨界融合升级,为物流、能源行业打造场景化的高品质与可信赖的装备、服务整体解决方案,为股东和员工提供良好回报,为社会创造可持续价值。
报告期,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60.26亿元(上年同期:人民币324.43亿元),同比上升11.0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净利润人民币5.44亿元(上年同期:人民币0.84亿元),同比上升550.21%;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971元/股(上年同期:人民币0.0126元/股),同比上升670.63%。本集团主要板块业务经营情况请参见如下: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集装箱贸易需求受美国加征一定的关税影响呈现抢运趋势。同时,根据弘景智库显示,报告期内我国集装箱供应链景气指数仍处于景气区间,海运干箱新箱发货量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本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受益于 2024 年所接到的订单延续以及 2024 年同期的较低基数,该分部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但预计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将持续引发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担忧,进而短期内冲击全球集运市场的用箱需求。根据世贸组织(WTO)4月16日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2025年世界商品贸易量预计将下降0.2%,预计2026年将适度恢复2.5%,反映关税飙升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等坏因的影响。受此影响,2025年第一季度,本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销量同比增长,其中干货集装箱销量53.12万TEU(上年同期:49.44万TEU),同比增长约7.44%。与此同时,报告期内南美水果出口需求旺盛,冷链运价保持高位运行,冷箱需求呈现增长,因此本集团冷藏箱销量3.64万TEU(上年同期:0.93万TEU),同比增长约291.40%。
2025年第一季度,本集团道路运输车辆业务的经营主体——中集车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车辆”,证券代码:301039.SZ),在全球销售各类车辆合计2.98万台,同比提升1.12%,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5.91亿元。(1)全球半挂车业务:国内市场方面,得益于行业有所复苏,同时旗下“星链计划”、“雄起计划”1发挥效能以及深度挖掘全价值链各环节价值,国内销量同比提升10.55%,营收同比提升5.13%,毛利率同比提升2.90个百分点。海外市场方面,欧洲市场企稳,北美半挂车市场需求承压,全球南方市场营收同比提升3.13%。(2)上装业务:全方面促进“好马配好鞍”的商业模式,打造整车一体化解决方案,受益于行业恢复性增长,销量实现同比提升11.56%至0.59万台。(3)纯电动头挂列车业务:启动纯电动头挂列车(EV-RT2.0)技术平台研发项目,重点开发纯电动头挂渣土车(EV-RT2.0-7A)、纯电动头挂搅拌车(EV-RT2.0-MIX)两款车型。
1 “星链计划”、“雄起计划”,为中集车辆分别推动旗下半挂车企业和液罐车企业的生产组织结构性改革。
2025年第一季度,空港与物流装备、消防及救援设备业务得益于承接去年较大的订单增长,报告期内有较多项目完成验收交付,带动营业收入同比上升。报告期内,空港与物流装备业务斩获多个海外订单,成功中标北非摩洛哥RAM Handling公司约人民币5000万元地面服务设备订单,产品有摆渡车、集装货物装载机、行动不便旅客登机车等高端装备;中标新加坡航空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SAESL)的自动化仓储物流系统项目,将为其打造涵盖配送、存储、分拣等环节的智能化物流系统,实现了在新加坡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首次突破。产品研制方面,报告期内结合中、德技术成功研发新型登机救援车,该登机救援车采用轻量化设计配合高马力发动机,并搭载行业首创的高压细水雾系统,能比同类救援车更快更强地应对飞机紧急事故。
2025年第一季度,本集团的物流服务业务经营主体——中集世联达物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世联达”)营业收入与盈利指标同比稳步增长,主要是受益于涉货全程物流业务海运端抢运因素。报告期内,中集世联达坚定围绕“高质量、高效能、新动力”的发展内涵,扎实推进全程“强链”和全球“塑网”。涉货全程物流业务方面,海运业务精准匹配大客户需求,锁定优势舱位与运力资源产品,夯实业务基本盘,报告期内海运业务量同比小幅上涨;空运业务优化产品结构,动态调整航线运力;陆运业务持续开发内陆直客资源,同步发展进口国际铁路业务;项目物流成立专业公司整合优势资源,统筹境内外发展;港口基础服务业务方面,新增了越南海防集装箱场站,同时上海、天津、青岛口岸与核心船东进一步取得了新航线代理合作。
2025年第一季度,本集团能源、化工及液态食品装备业务主要经营主体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安瑞科”,证券代码:收入同比增长24.2%至人民币57.65亿元,归母净利润也同比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高效的交付能力、饱满的在手订单以及全球化业务布局。截至报告期末中集安瑞科整体在手订单约人民币283.09亿元,第一季度累计新签订单人民币45.66亿元。其中:(1)清洁能源分部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大幅度增长33.4%至人民币43.42亿元,主要因为水上清洁能源业务及高端低温装备销售实现大幅度增长;特别的,水上清洁能源业务实现收入人民币13.06亿元,同比猛增80.0%。此外,氢能业务本期实现收入人民币1.43亿元,中标19台氢氨醇球罐,保持在大型氢能储运领域的领头羊。(2)化工环境分部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人民币5.70亿元,同比增长1.4%,罐箱业务整体呈弱复苏态势,2025年第一季度累计新签订单人民币4.44亿元,同比增长17.3%;高端医疗影像部件的收入与订单也均保持两位数增长。(3)液态食品分部在手项目稳步交付,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3%至人民币 8.53亿元,在墨西哥的生产基地全面投入运营,逐渐增强在液态食品交钥匙工程领域的全球业务能力。
受美国关税影响,原油价格持续下降,若原油价格持续走弱,上游油气公司的投资决策时间点或有所影响,但得益于较低的开采成本,海上深海油气增产趋势不改。2025年第一季度,本集团海洋工程业务新增生效订单0.6亿美元(去年同期:1.5亿美元),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63亿美元(去年同期:47亿美元),其中油气业务订单占比三分之二。项目建造及交付方面:1月为荷兰公司建造的全球最大、最新一代自升自航式海上风电安装船BOREAS号在烟台交付;2月为挪威客户建造的最新一代风电安装船Norse Wind顺利完成下水及漂浮仪式;3月2条7000车位汽车运输船Electric Star和Brands Hatch 在龙口基地陆续交付离港。
2025年第一季度,国际石油公司战略持续调整,聚焦油气生产、保障能源安全,油气勘探开发加快,对低碳新能源项目的投资战略路径更务实。全球宏观经济复苏缓慢及原油价格波动持续影响全球海上钻井市场,油价逐渐回归供需基本面。自升钻井平台受沙特阿美以及墨西哥国油暂停多座平台作业影响,利用率下降明显,全球平均日费也呈走低趋势。北欧中深水恶劣环境半潜钻井平台,受益于欧洲能源需求推动,利用率和日费水平保持稳定增长趋势。超深水半潜平台,部分受油公司推迟开发计划影响,利用率较年初下降。本集团海工资产运营管理业务确保已上租项目平稳运行及租约展期,积极地推进自升及生活平台资产的处置机会,平稳推进中水及超深水平台租赁机会,积极开拓外部资产市场及管理业务。报告期内,半潜钻井平台“仙境烟台”与挪威油公司签署新租约。
冷链物流:2025年第一季度,本集团冷链业务一方面稳固冷箱基本盘,维持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加大对医药冷链、工业温控等领域战略布局,以温控装备为新业务战略布局重点,围绕冷机、热泵、通风机等行业积极开展市场研究及业务探索,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特种冷藏集装箱围绕航空箱、岸电箱、物理保鲜箱等业务进行产品迭代、市场拓展以及商业模式探索。中集冷链与浙江马尔风机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投资协议,双方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原则,共同构建更加稳固的市场地位,实现共赢。
储能科技:2025年第一季度,本集团储能业务继续坚持以大客户为核心,以产品为基础,不断的提高集成能力,建立全流程管控体系并联动制造基地升级,通过柔付与产业链整合巩固核心客户份额。本集团将通过强化合规管理,推进降本增效,优化产业供应链布局等举措稳固现存业务;同时加强完善风险预警机制,针对国际形势、关税、市场需求变化等,提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风险影响。
模块化建筑:2025年第一季度,本集团模块化建筑业务继续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研发技术和管理提升。报告期内,凭借卓越的科研实力与创新实践,在住建领域斩获多项省市级荣誉,“箱式钢结构集成建筑教学楼功能模块研究”通过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验收,列入省住建厅科学技术创新计划项目,为教育建筑发展赋能,助力打造优质教学环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 139,123 (103,526)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及其他权益持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 682,922 (19,891)
处置固定资产、非货币性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21,825 91,599
购建固定资产、非货币性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1,526,628 696,911
二、2025年起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调整首次执行当年年初财务报表相关项目情况